經過兩年,我決定回香港了!
謝謝這兩年間支持我的網誌的大家
Friday, June 15
Friday, May 18
九州八十八湯 ~ 向著「泉人」稱號進發吧!
在日本遊玩,我一直很喜歡「儲印仔」, 由車站的印仔,到神社的朱印,我都愛儲,翻看「印仔簿」,就象重走一次我的旅程,對我來說是無價的旅遊記念。
近來,發現了新的儲印仔遊戲,九州限定的九州溫泉道! 由溫泉達人組成的選訂委員會,在九州選了125所溫泉設施,開始了「九州八十八湯」活動。
九州八十八湯 的湯印帳 (印仔簿),可在九州主要JR車站買到 (100日元),只要到125所溫泉設施浸浴,就可以在湯印帳印上印章,既然叫「八十八湯」,目標自然是到88所溫泉浴場 !
在湯印帳蓋上若干個印章,把湯印帳寄到九州溫泉道的段位認定部門,就可以得到段位( 要收若1000日元的認定料),初段「見習」是8所,最高級的「泉人」,自然是88所。由「入門」段位( 16所) 開始,成功認定段位,可得到記念品,各位「泉人」,還可以把名字放在在殿堂湯別府竹瓦温泉和網頁呢!
好象很好玩! 但要達到「入門」段位的16所溫泉設施,已經不易了,現在還努力中,特地把浸溫泉,安排在九州之旅每天的行程內,目前只到了五所,離泉人,還很遠很遠~ 不住在九州的我,大概要以「年」計才有可以達至泉人稱號吧!不過,還是很有趣的旅遊體驗啊!
九州溫泉道 網頁 : http://www.88onsen.com/
Wednesday, May 16
日本廉航Peach香港至大阪線七月一日開航 !

由半年前日本廉價航空Peach宣布將會有香港至大阪的國際航班,一直就很期待「會有幾平」。近日終於宣布票價, 單程票價由8880日元起,日本網頁也開放預約了!
票價不需付燃油附加費,但未計機場稅, 另外需付手續費210日元。
注意寄倉行李需另外收費,由1600 日元起,
香港大阪航線會在七月一日正式起航,嘗試了預約七月來回機票,連機場稅最便宜是22100 日元 ( 約2150 港元) , 比Hong Kong Airline 更平 !( 香港東京來回機票 +燃油附加費 +機場稅, 我上Hong Kong Airline網頁找到最平約為 2700港元) 到日本又有多一個選擇了 !
日文網頁
http://www.flypeach.com/jp/ja-jp/homeJP.aspx中文網頁 ( 中文網頁暫未開放預約航班, 預約可到日文網頁)
http://www.flypeach.com/hk
詳細新聞稿
http://www.flypeach.com/Portals/0/PressReleases/2012/20120510_Press_Release_E.pdf
Wednesday, May 2
熊本馬埸物語(二)
到達牧場後頭兩天由於天氣欠佳,都沒機會騎馬,第三天終於騎上了馬背。第一次騎馬心情很興奮!練馬師幫我這位初心者選了牧場最「慢」的一匹馬,騎馬在牧場邊的斜坡繞一圈。這是牧場的顧客最常選擇的路徑,顧客的馬會由練馬師騎馬領著慢慢走。練馬師跟我說,馬匹其實也會看騎乘者的性格做「馬」,比如說今天我騎的這匹馬雖然性格很溫順,但同時也很懶及貪吃,在途中經常停下低下頭吃草,所以騎乘者在馬匹停下來時,別客氣,要用力給踢一腳,讓馬匹知道騎乘者才是主導者。
坐上馬鞍後,一手拿著繩,另一手握著馬鞍前的「角」(馬術用語,是馬鞍前部的手握),腳掌穿進馬鐙,腳踭往馬肚一踢,馬匹就會往前走。要注意只能前腳掌穿進馬鐙,要是穿得太深,如果意外地從馬背跌下,腳掌就會被被馬鐙卡著,變成給馬匹拖行的狀況。要告訴馬匹往左走往右走也比我想象中容易,只要輕輕把繩拉向左或右,馬匹就能感受到那輕輕的張力而讀出騎乘者的指示,感覺很奇妙呢!
之後兩天,我都是在午休又或是下班後,由練馬師領著到斜坡繞圈,到達牧場第六天,終於嘗試了騎馬小步跑的感覺!這跟騎馬散步,想不到是完全不同的事!散步全程都坐在馬鞍上,感覺很放鬆,跑 ,卻很累人。
第一次學習騎馬跑 ,練馬師領者我的馬到牧場內圍有圍欄的沙地,練馬師給馬叩上另一條約五米的長繩,他拉著繩的另一站在沙地中央,然後叫我用力給馬踢一腳。這樣馬匹就會圍著練馬師作圓心跑圈,由於有練馬師的繩,我不用擔心要控制馬匹的方向,就可以專心練習我在馬鞍上的動作。
馬匹奔跑時,每前腳每踏一步背都會弓起,騎乘者如果只坐著不動,就會不斷從馬鞍上彈起,所以騎乘者要按著馬匹奔跑的節奏踏著馬鐙站起及坐下,站起後還要把腰往前挺,為免自己站不穩,一隻手還要用力握著馬鞍前的角,雖然很累,但真的很好玩!
熊本馬埸物語 (一)
對我來說,工作假期就像一場冒險,給自己一個機會去做香港沒機會做、又或是做不到的事。早在出發往日本工作假期之前,已定下「如果四個月內在東京找不到工作的話,就以WWOOF渡過工作假期餘下的時間」的打算。(WWOOF是工作換食宿的體驗,詳情請看另一篇Blog )而當時查看host 的選擇時,己選定兩類工種,希望在工作假期間無論如何也希望體驗一下的。其中一樣是在冰天雪地的北海道體驗奶農工作(詳見北海道養牛日記),另一樣,是在綠油油的草原體驗馬牧場生活。
在日本留了二十多個月,認為是時間回香港發展。辭去東京的工作,在四月底,展開了我在日本最後的旅程。四月二十四日,拖着手提行李,踏進為於九州熊本縣亞蘇山附近的馬牧場,開始了我為期三週的牧場物語。
Al Patio Ranch為於亞蘇市郊的山上,, 是一所約有三十多匹馬的牧場,
主要是做日本本土遊客的騎馬體驗生意,牧場附設只有八間客房的小型旅館,燒烤場及餐廳。牧場並沒有巴士能到,離最近的鐵路站及巴士站,約為十五分鐘車程,顧客一般是自駕前來。牧場在亞蘇市內有一所員工宿舍,練馬師們一般都住在那邊,不過沒車的我,則被安排住在旅館內的房間(當然不是客房了)。我在這裡的第一週,由於己有另一名WWOOFer在馬概幫忙,也時值日本旅遊旺季黃金週,旅館跟餐廳都需要人手,所以在黃金週,我被分配旅館跟餐廳那邊幫忙。
不計我在內,牧場旅館、餐廳及接待處,一共只有廚師一名及另外三名員工,他們三名,就能包辦了打掃客房及展望大浴場、接待前來騎馬及住宿的客人、餐廳待應、幫忙預備食材,清洗碗碟 等工作!而廚師先生,隨了預備食材及煮客人的食物外,還要預備一日三餐的員工餐。
在北海道WWOOF那次,全個農場就只有host 夫婦跟我而已,住跟吃都是一起,每餐都是「媽媽級」的家庭小菜,而這裏,則是在staff room 內吃一大鍋的員工飯,雖不如北海道那次每天種類不同,但也別有一種味道。
這一週的工作,早上主要是旅館客房的打掃,下午則是到餐廳幫忙,工作方面雖不像不像北海道WWOOF 那一次天天新奇,但能體驗從沒試過的工作,倒是有趣的。平時到各處旅遊,躺進旅館舒服的大床時,總沒想過那整潔的白色床單,乾淨的浴巾,井然有序的茶杯和茶包,到底是需要多久的時間才能整理好。到自己落手體驗,一間雙人房自己約要用四十五分鐘整理,當三小時內要摺十張床,還要打掃,清潔浴室等,也不免膊頭有點累。不過,這裡有幾位愛浸溫泉的練馬師,差不多每天晚飯後都會帶我到就近的一間溫泉浴堂,浸過溫泉自然疲累盡消!雖說是就近,但從牧場駕車約要十多分鐘,他們還堅持每天都幫我付入場費,以及浸浴後請我吃雪糕,加上早睡早起,每餐都吃得好,想必三週後定會變肥!
在牧場這一週的生活,當然小不了騎馬!下篇再續。
Friday, March 2
平玩日本 Japan Bus Pass
之前説過要平玩日本不外乎要乘夜間高速巴士,
前排發現了有由發賣的Willer Travel Japan Bus Pass , 單程最平只需3000 Yen!
Willer travel 是一所營運全日本(北海道以外)高速巴士的公司,
網頁更有英文版,很外國人friendly 的一所公司。
Bus pass 分為3天及4天版,有效期同為購入後兩個月,
不需連續使用,使用當天可乘兩程高速巴士,
不過要注意不可以是夜間巴士加夜間巴士的配撘(這配撘要算兩天)。
Willer travel 的日間高速巴士路線不多,但就算只用來乘夜間巴士,
無論由由東京乘至最北的青森或是至最南的九州,也只雖每程3000Yen!
日本的高速巴士 ,
單是東京至大板的路線,其他會社最平也要3000Yen,
一般到九州區域,最平也要近10000Yen, 上青森則最平要4500Yen,
這些價錢更只限平日加超早book才可遇到,
所以以Japan bus pass,用來搭再遠程一點的高速巴士,是非常便宜的!
Japan bus pass並沒有對乘客留日visa 的限制,即是工作徦期簽證也可以使用,
只能網上購買,不過網頁設置了只能在日本國外才能買到,
從國內登入網頁,會看到"Japan Bus Pass can only be purchased from outside Japan "的字樣。
因為價錢實在太吸引,就趁回香港那幾天的時候買下bus pass ,
我在日本log in後,也可預約,
即是bus pass 只需購買一步雖在國外,預約時身在國內也沒問題。
不過Bus Pass會在日本長假期間日子不能使用,例如新年,黃金週等,
其他日子我試過就算是週末即日book 也能有位, 算是不錯!
公司網頁:
http://willerexpress.com/bus/pc/3/top/
不過要注意不可以是夜間巴士加夜間巴士的配撘(這配撘要算兩天)。
Willer travel 的日間高速巴士路線不多,但就算只用來乘夜間巴士,
無論由由東京乘至最北的青森或是至最南的九州,也只雖每程3000Yen!
日本的高速巴士 ,
單是東京至大板的路線,其他會社最平也要3000Yen,
一般到九州區域,最平也要近10000Yen, 上青森則最平要4500Yen,
這些價錢更只限平日加超早book才可遇到,
所以以Japan bus pass,用來搭再遠程一點的高速巴士,是非常便宜的!
Japan bus pass並沒有對乘客留日visa 的限制,即是工作徦期簽證也可以使用,
只能網上購買,不過網頁設置了只能在日本國外才能買到,
從國內登入網頁,會看到"Japan Bus Pass can only be purchased from outside Japan "的字樣。
因為價錢實在太吸引,就趁回香港那幾天的時候買下bus pass ,
我在日本log in後,也可預約,
即是bus pass 只需購買一步雖在國外,預約時身在國內也沒問題。
不過Bus Pass會在日本長假期間日子不能使用,例如新年,黃金週等,
其他日子我試過就算是週末即日book 也能有位, 算是不錯!
公司網頁:
http://willerexpress.com/bus/pc/3/top/
Wednesday, February 8
基本地震對應 -- 參觀地震學習館
今天參加了由日文班主辦機構所舉辦的地震學習館見學。
香港沒有地震,雖說經歷過311地震後,自己對地震的對應了解了不少,
但這一個小時依然讓我獲益良多,
因為此學習館,除地震外,也讓大家體驗煙、初期滅火等可由地震引起的各種災禍。
還沒到日本之前,對地震的所有都是一無所知,所以這邊就由最基本開始介紹起吧。
日本地震的強度是用「震度」1-7級來區分,「震度」和香港慣用的黎克特制是不同的,
黎克特制級是表示震源的地震規模,即震源所釋放的能量,
故一次地震, 不論是日本或香港或英國,都會量測到同一個地震規模(因為只有一個震源)。
而震度則表示各地所感受到的搖晃程度 , 所以不管是什麼地方, 當地都會有一個不同的地震震度 。
以下是日本氣象廳對各震度的解釋
0 人沒有感覺。
1 只有部分屋內的人感受到。
2 大部分屋內的人感覺到,有些人從睡夢中驚醒。 懸掛物如吊燈有少許搖晃。
3 大部分屋內的人感覺到,部分人受驚嚇。廚櫃裡的碗碟搖動產生聲響。
4 很多人受驚嚇,大部分睡覺中的人被驚醒。
懸掛物大幅度搖晃,廚櫃裡的碗碟搖動產生聲響。部分不穩固的物件會傾倒。
5弱 大部分人嘗試逃避,部分人難以走動。懸掛物劇烈搖晃。大部分不穩固的物件傾倒,
廚櫃裡的碗碟和書架上的書都傾倒而出,傢俱移動。
5強 很多人受大驚嚇,難以走動。大部分廚櫃裡的碗碟和書架上的書都傾倒。
部分櫃上的電視機倒下,櫃的抽屜跌出來,
拉門的門扇滑出軌道,門框變形以致難以開門。
6弱 難以站穩。 大量不穩固的重傢俱移動和倒下。大部分情況下已無法打開門戶。
6強 無法站穩,只能在地面爬行。大部分不穩固的重傢俱移動和倒下。
拉門的門扇從槽口跳出來。
7 被劇烈搖晃以致無法憑自己的意思移動。大部分傢俱大幅移動。
上面只是簡化版,對詳細解釋有興趣的請參考日本氣象廳網頁
http://www.jma.go.jp/jma/kishou/know/shindo/shindokai.html#kaikyu

香港的報導,多用黎克特制級報導震央的強度,
所以有時會有「 日本xx地區發生黎克特制x級地震 」的報導,但震央遠在郊區或山區,
東京可能只是搖一搖,家人卻以為東京發生強烈地震好不擔心,
所以在看見有關報導時,要留意是否有震央的資料,以免「嚇餐死」。
而且,就算同在東京都,視乎地層構造,每區的震度也會不同,
然後視乎建築物的構造、層數等,人所能感覺到的震也有不同。
就以311地震來說,我家在一所很舊的木建築二樓,所有東西都絲毫無損,
沒有震跌任何東西,不過從此有一邊的窗戶只能開到一半,
反之同在東京,在一樓石建築的友人家,連電視都震翻了。
我不是說木建築比較抗震什麼的,只是想指出每所房子耐震力都不同,
不過一般來說板神大地震(1995 年)後,日本政府重新制定了建築抗震的標準
(當時政府本認為足夠的抗震的標準,結果不夠抗震造成大量傷亡),
所以1995年之前及之後建的樓,抗震程度是很不同的。

然後是地震時的對應
1)最基本的當然是地震時躲在桌底,以免被震跌的東西弄傷。
之前有人對我說過有關「生命三角」一說,基本上是主張躲在大型實心傢俬如梳化,床的旁邊而不是桌底,
那牆壁或天花塌下時會被大型傢俬晾起,形成三角型的空間,反則躲在桌底則型張桌會破下的天花牆壁壓扁。
經我向多人考證這「求生三角」只是理論上可行,因為只適用於會「碄樓」的大型地震,
如果是中小型的地震,牆壁或天花不會塌,如不躲在桌底就會給震跌的東西壓傷,所以還是傳統的躲在桌底比較好。
2)地震發生時先確保逃生路線,打開門窗,以免餘震把窗門震歪,因為如果震歪了門窗就開不到,就會被困了。
3)按需要離開房間。其實日本人很少會在震後會逃到街上,我見過的唯一一次就是311那次及緊接的大型餘震。
4)如要離開記得關上供電總制。在強烈地震發生時,電力公司的總供電會自動停止,不過地震後一會會自動回復供電,所以如需要離開了房間,最好是關上總制為免電器漏電釀成火災。
至於媒氣,震度五以上時候,供氣會自動掉,
這時氣標會有一閃一閃的紅燈,如果要離開房間,最好還是確定紅燈有否在閃,如果沒有還是人手關上。
平時的準備
1)床頭勿放可以塌下的東西。
2)刀、叉、筷子要放好,為免地震時刀刃震跌
3)可以的話,高身書櫃,廚櫃等,在櫃上方加上鐵鍊\L字鐵等將櫃固定在牆壁,那就不易被震反
4)時常保有緊急食水,沖洗座廁的水也要保存,因為地震後供水可能停止,而確保衛生,也是很重要的。

地震學習館內有一台能模擬地震的圓台,大家走上去後,職員可以按下按鈕就能模擬地震,
今天我們模擬了震度五及的震度七的地震,其中震度五,職員分別讓大家坐下及走路時各感受一下不同,
他說一般走路時較難發覺發生地震,通常是看到招牌在搖大家才會驚覺地震發生。

日本人走進屋內會習慣鞋頭向門外將鞋整齊排好,這邊的職員也一再提醒,
不說不知,除了是一般禮貌外,原來背後有"如果有地震要逃生就可以迅速穿好鞋逃出"的意義呢!

地震學習館內的另一個體驗學習是濃煙逃出,
那裡有一所摸擬大廈逃生通路的房間,可以制造真的煙,大家要走進房間
(雖然只有一條路,但也有開不了的假門,轉角等),在真的允滿著濃煙的情況下試著逃生。
如果遇上要從濃煙逃出,重要的是:
1)用手巾掩口鼻
2)往下層走,煙是向上升的,所以要往下走比較好
3)彎下腰走或蹲下走,輕力吸氣,用手摸索牆壁前進
體驗是一組五人,走畢全程其實不足一分鐘,但在內裏即使不是漆黑一片,
但怖滿濃煙的通路走,真的是連近在面前的牆壁也看不見的!
放眼都是白茫茫一片,只能看見走火通路的綠燈告知方向。
大家都走一遍後,職員問我們,在房間裏大家是否能聞到煙是什麼味道,
有人回答煙聞起來甜甜的,職員說,聞得出煙是甜的人,都呼吸得太深或是蹲得不夠低,
他們要是在真正的濃煙中逃生,可能已吸入過多濃煙危及生命了。
而我嗎,什麼也聞不出,安全逃生!

學習館最後一項體驗,是學用滅火筒。
這是此行得著最多的,滅火筒見得多, 但從來都沒踫過也沒想過如何去用。
初期失火對應
1) 發現火災時首先是大叫失火,叫人幫忙
2)一個大滅火筒只能使用15秒,時間非常有限
3)拿起滅火筒 ,抽出保險針
4)握著手柄 ( 就如踩單車拉hand brake)
5) 如果火焰有漫延至四周,別只對著起火點底部噴水/滅火泡,有火的其他地方也要噴
(日本建築木特別多,比其他地方易漫延 )

學習館 內有一間房門,有很大的一個附探測器的螢幕,
有一般震後失火的短片播出,情景是地震把晾著的衣服震跌在暖爐上起火。
組員一行四人可體驗初期滅火,滅火筒是噴水式,
不過很可惜我的組別滅火失敗了,原因是只知向著起火處的暖爐噴水,
上方火舌燒著了後方的木門, 漫延開去就一發不可收拾了。


參觀地震學習館 一共是一個多小時,
參觀完畢時,職員讓每人都拿了小量防災食品回家,
這地震學習館應該是日本人學生 時必到的,怪不得地震時大家都能這麼冷靜,
不得不佩服日本的國民教育真的做得很好!
地震の学習館
http://www.city.meguro.tokyo.jp/shisetsu/shisetsu/sonota/jigaku/index.html

5弱 大部分人嘗試逃避,部分人難以走動。懸掛物劇烈搖晃。大部分不穩固的物件傾倒,
廚櫃裡的碗碟和書架上的書都傾倒而出,傢俱移動。
5強 很多人受大驚嚇,難以走動。大部分廚櫃裡的碗碟和書架上的書都傾倒。
部分櫃上的電視機倒下,櫃的抽屜跌出來,
拉門的門扇滑出軌道,門框變形以致難以開門。
6弱 難以站穩。 大量不穩固的重傢俱移動和倒下。大部分情況下已無法打開門戶。
6強 無法站穩,只能在地面爬行。大部分不穩固的重傢俱移動和倒下。
拉門的門扇從槽口跳出來。
7 被劇烈搖晃以致無法憑自己的意思移動。大部分傢俱大幅移動。
上面只是簡化版,對詳細解釋有興趣的請參考日本氣象廳網頁
http://www.jma.go.jp/jma/kishou/know/shindo/shindokai.html#kaikyu
香港的報導,多用黎克特制級報導震央的強度,
所以有時會有「 日本xx地區發生黎克特制x級地震 」的報導,但震央遠在郊區或山區,
東京可能只是搖一搖,家人卻以為東京發生強烈地震好不擔心,
所以在看見有關報導時,要留意是否有震央的資料,以免「嚇餐死」。
而且,就算同在東京都,視乎地層構造,每區的震度也會不同,
然後視乎建築物的構造、層數等,人所能感覺到的震也有不同。
就以311地震來說,我家在一所很舊的木建築二樓,所有東西都絲毫無損,
沒有震跌任何東西,不過從此有一邊的窗戶只能開到一半,
反之同在東京,在一樓石建築的友人家,連電視都震翻了。
我不是說木建築比較抗震什麼的,只是想指出每所房子耐震力都不同,
不過一般來說板神大地震(1995 年)後,日本政府重新制定了建築抗震的標準
(當時政府本認為足夠的抗震的標準,結果不夠抗震造成大量傷亡),
所以1995年之前及之後建的樓,抗震程度是很不同的。
然後是地震時的對應
1)最基本的當然是地震時躲在桌底,以免被震跌的東西弄傷。
之前有人對我說過有關「生命三角」一說,基本上是主張躲在大型實心傢俬如梳化,床的旁邊而不是桌底,
那牆壁或天花塌下時會被大型傢俬晾起,形成三角型的空間,反則躲在桌底則型張桌會破下的天花牆壁壓扁。
經我向多人考證這「求生三角」只是理論上可行,因為只適用於會「碄樓」的大型地震,
如果是中小型的地震,牆壁或天花不會塌,如不躲在桌底就會給震跌的東西壓傷,所以還是傳統的躲在桌底比較好。
2)地震發生時先確保逃生路線,打開門窗,以免餘震把窗門震歪,因為如果震歪了門窗就開不到,就會被困了。
3)按需要離開房間。其實日本人很少會在震後會逃到街上,我見過的唯一一次就是311那次及緊接的大型餘震。
4)如要離開記得關上供電總制。在強烈地震發生時,電力公司的總供電會自動停止,不過地震後一會會自動回復供電,所以如需要離開了房間,最好是關上總制為免電器漏電釀成火災。
至於媒氣,震度五以上時候,供氣會自動掉,
這時氣標會有一閃一閃的紅燈,如果要離開房間,最好還是確定紅燈有否在閃,如果沒有還是人手關上。
平時的準備
1)床頭勿放可以塌下的東西。
2)刀、叉、筷子要放好,為免地震時刀刃震跌
3)可以的話,高身書櫃,廚櫃等,在櫃上方加上鐵鍊\L字鐵等將櫃固定在牆壁,那就不易被震反
4)時常保有緊急食水,沖洗座廁的水也要保存,因為地震後供水可能停止,而確保衛生,也是很重要的。
地震學習館內有一台能模擬地震的圓台,大家走上去後,職員可以按下按鈕就能模擬地震,
今天我們模擬了震度五及的震度七的地震,其中震度五,職員分別讓大家坐下及走路時各感受一下不同,
他說一般走路時較難發覺發生地震,通常是看到招牌在搖大家才會驚覺地震發生。
日本人走進屋內會習慣鞋頭向門外將鞋整齊排好,這邊的職員也一再提醒,
不說不知,除了是一般禮貌外,原來背後有"如果有地震要逃生就可以迅速穿好鞋逃出"的意義呢!
地震學習館內的另一個體驗學習是濃煙逃出,
那裡有一所摸擬大廈逃生通路的房間,可以制造真的煙,大家要走進房間
(雖然只有一條路,但也有開不了的假門,轉角等),在真的允滿著濃煙的情況下試著逃生。
如果遇上要從濃煙逃出,重要的是:
1)用手巾掩口鼻
2)往下層走,煙是向上升的,所以要往下走比較好
3)彎下腰走或蹲下走,輕力吸氣,用手摸索牆壁前進
體驗是一組五人,走畢全程其實不足一分鐘,但在內裏即使不是漆黑一片,
但怖滿濃煙的通路走,真的是連近在面前的牆壁也看不見的!
放眼都是白茫茫一片,只能看見走火通路的綠燈告知方向。
大家都走一遍後,職員問我們,在房間裏大家是否能聞到煙是什麼味道,
有人回答煙聞起來甜甜的,職員說,聞得出煙是甜的人,都呼吸得太深或是蹲得不夠低,
他們要是在真正的濃煙中逃生,可能已吸入過多濃煙危及生命了。
而我嗎,什麼也聞不出,安全逃生!
學習館最後一項體驗,是學用滅火筒。
這是此行得著最多的,滅火筒見得多, 但從來都沒踫過也沒想過如何去用。
初期失火對應
1) 發現火災時首先是大叫失火,叫人幫忙
2)一個大滅火筒只能使用15秒,時間非常有限
3)拿起滅火筒 ,抽出保險針
4)握著手柄 ( 就如踩單車拉hand brake)
5) 如果火焰有漫延至四周,別只對著起火點底部噴水/滅火泡,有火的其他地方也要噴
(日本建築木特別多,比其他地方易漫延 )
學習館 內有一間房門,有很大的一個附探測器的螢幕,
有一般震後失火的短片播出,情景是地震把晾著的衣服震跌在暖爐上起火。
組員一行四人可體驗初期滅火,滅火筒是噴水式,
不過很可惜我的組別滅火失敗了,原因是只知向著起火處的暖爐噴水,
上方火舌燒著了後方的木門, 漫延開去就一發不可收拾了。
參觀地震學習館 一共是一個多小時,
參觀完畢時,職員讓每人都拿了小量防災食品回家,
這地震學習館應該是日本人學生 時必到的,怪不得地震時大家都能這麼冷靜,
不得不佩服日本的國民教育真的做得很好!
地震の学習館
http://www.city.meguro.tokyo.jp/shisetsu/shisetsu/sonota/jigaku/index.html
Tuesday, January 17
北海道養牛日記9日目-- 最終日
今天是是我留在牧場的最後一天,早上的工作過後,藤谷先生太太就會開車送我到就近的火車站離開。
上面的照片內,是 藤谷先生太太 買給我上火車吃的便當及零食,
這一週真的過得很開心,每天都很新奇有趣,牛舍工作外,也有走進了日本人生活的感覺。
每天吃的都是藤谷太太煮的家庭菜,其中有不少以牛奶做材料的菜式,更是聽都沒聽過!
例如將醋加進牛奶煮,可以造成豆腐般質感的牛乳豆腐,
還有自家製的乳酪,不如買回來的厚和甜,但加進同是自家製的果醬,就是很好吃的飯後甜點。
住在城市裏,什麼都習慣方便,有很多預先包裝好的食品,在這邊卻都是新鮮准備的!
如鰹節(吃大阪燒上面會加一片片淺啡色的薄魚乾),
在城市裏大家都是買一包包好的,這裡卻是一大塊魚乾在准備料理時用刨自己刨出來的,
當然做不岀買回來的一大片薄薄的感覺,自己刨出來是一小片一小片,
但魚的鮮香卻比買回來的優勝多了!
然後是咖啡,我在咖啡點打工時,最頂多是把磿咖啡粉機的開關按著,
由機械把咖啡豆磨成咖啡粉 ,
在這裡每天早餐後的咖啡所用的咖啡粉,是用即埸人手磿的,別有一番風味啊!
這一週真的很好玩! 我覺得藤谷先生太太是最好的WWOOF host, 謝謝你們給我這快樂的農場體驗!
Thank you Mr and Miss Kazuya, I had a great great week!
-----------------------------
後記
回到東京後,我收到了藤谷先生太太寄來的郵包,內裏是産自牧場鄰居的薯仔,
其中一部份我用來造了薯仔湯,再說聲謝謝!
Monday, January 16
北海道養牛日記 8 日目 - 鄰居家的火鍋午餐
明天就要離開這個牧場了,本來不擅的人手搾牛奶,經過多天的練習也變得上手了,
只不過,不斷重複著一樣的動作,手很容易累,
要像藤谷先生太太般搾得那麼有效率,真不容易。
另外幾天以來,也開始分辯到不同牛牛的性格,
有些在你走近時完全當你冇到,有些會一直望着你。
餵草時,有些會靜靜等,有些一聞到新鮮牧草味是,就會一直叫直至它有草吃為止,
有些明明面前己放一大堆的牧草,卻還一直偷鄰居的草吃,
就是側過頭申長牛舌卷起鄰居的草,然後拉過自己一邊,場面很有趣,這幾天真的很好玩!

今天中午,藤谷先生太太帶我去參加了鄰居家舉行的火鍋午餐,
這就是第日4目郵購會舉行處那位太太家。今天也邀請了其他鄰居參加,
大家問了我很多有關香港的事,也問了我不少英文的問題
(如chick chicken hen rooster cock/ cow ox bull cattle的分別,說真的有時也要查查字典...),
午餐時間很快就過了!
------------------------------

今天吃了日本人自家製的漬物( 即醃菜),對於日本人真的會自己醃製食品,
我是覺得很新奇的!我在來日本之前,本來是不喜歡吃那些又甜又酸又咸的醃製蔬菜,但吃多了,也就漸漸覺得好吃了,不過,唯獨是醃梅實在太刺激還末接受到,不知是否會有一天也漸漸愛吃呢?
只不過,不斷重複著一樣的動作,手很容易累,
要像藤谷先生太太般搾得那麼有效率,真不容易。
另外幾天以來,也開始分辯到不同牛牛的性格,
有些在你走近時完全當你冇到,有些會一直望着你。
餵草時,有些會靜靜等,有些一聞到新鮮牧草味是,就會一直叫直至它有草吃為止,
有些明明面前己放一大堆的牧草,卻還一直偷鄰居的草吃,
就是側過頭申長牛舌卷起鄰居的草,然後拉過自己一邊,場面很有趣,這幾天真的很好玩!
今天中午,藤谷先生太太帶我去參加了鄰居家舉行的火鍋午餐,
這就是第日4目郵購會舉行處那位太太家。今天也邀請了其他鄰居參加,
大家問了我很多有關香港的事,也問了我不少英文的問題
(如chick chicken hen rooster cock/ cow ox bull cattle的分別,說真的有時也要查查字典...),
午餐時間很快就過了!
------------------------------
今天吃了日本人自家製的漬物( 即醃菜),對於日本人真的會自己醃製食品,
我是覺得很新奇的!我在來日本之前,本來是不喜歡吃那些又甜又酸又咸的醃製蔬菜,但吃多了,也就漸漸覺得好吃了,不過,唯獨是醃梅實在太刺激還末接受到,不知是否會有一天也漸漸愛吃呢?
北海道養牛日記 7 日目 - 探訪另一所牧場
藤谷太太說他們沒有剛出生的小牛,我沒能看到很可愛的初生小牛有點可惜,
所以就在今天,今天藤谷先生太太駕車帶我到了他友人的牧場看看。
吃完午飯就出發前往牧場了,藤谷先生說這位牧場主幫了他們很多的忙,
在剛成立他們的牧場時,很多東西都是這位牧場主教曉他們的,
自家牧場的小公牛 ,就是這牧場來的。(詳見北海道養牛日記4日目)
這一所牧場比藤谷先生的大,大牛約有30多隻,小牛也有約10隻,
不過也是家庭式經營。大小牛舍、倉庫等都建在旁邊,
也有通道連着,可以不用在雪地走來走去。
大牛舍的設計跟藤谷先生的不同,我們是牛頭向外,輸送帶在內圈,
而這一所牛舍則是牛頭都向著中間,輸送帶圍着外圍一圈,
原來同是牧場,也會有很不同的設計的。
這幾隻就是出生不夠一個月的小牛,真的很可愛!
---------------------------------------------
日本人對前來自家探訪的都很好客,
每次到藤谷先生太太的友人家探訪(今次是第三次),都會吃到很好吃的茶點。
今天牧場主家裏正在做mochi ,日本真的什麼家電都有,竟然有專做mochi 的mochi 機!
把米團打好了再夾進紅豆就可以了,不太甜很有口感,新鮮做的果然不同呢!
Sunday, January 15
北海道養牛日記 6日目 -- 是日休假
WWOOFer 在同一間host 做滿7日,就能在該7天內有一天假期,
有的host 能讓WWOOFer 選擇那一天放假,有的就是要跟host schedule 的。
這次WWOOFing的假期,藤谷先生車了我們跟藤谷太太去浸雪見溫泉。
北海道真的很大,駕車去溫泉要約兩小時呢!
途中我們去了本來夏天是高爾夫球草地的地方吃薄餅作午餐,然後就再鴐車到黑松內溫泉。
雪見溫泉真的很漂亮!雖然下面的照片是休息室拍的,
不過與露天風呂的景色差不多。
雖說這天是我的假期,不過牛牛還是每天都需要有人照顧,
所以浸完溫泉就要開車回牧場了。
Saturday, January 14
北海道養牛日記5日目 --雪地放牧
這幾天天氣不錯,藤谷先生說可以讓牛牛到雪地放牧。本來的草地已變成雪地,
但在牛舍後面的一片雪地,裝有牧草喂飼器,
所以即使在冬天,牛牛也可到那不大的一片雪地放牧。

這雖然比不上夏天的大草地,
但牛牛能到戶外走走也會很高興,心情好自然牛奶產量也會提高。

牧草喂飼器是一個能放進一卷牧草的鐵架。
不過只有足夠位置大讓約8隻牛牛圍著,
所以每天只能讓8隻牛牛放牧,不然強壯的牛會霸著喂飼器,較小的牛就沒草吃了。

牛牛會在早上搾奶後放出雪地,一人先把鎖著牛牛的頸鍊的扣鬆開,
另一人就把牛牛趕往牛舍後部的出口。
如果牛牛站著不願動,用木捧輕敲牛牛大腿的位置就可以了。


牛牛會放牧至下午4時左右,
把牛舍的門打張,牛牛就自動會走回牛舍,而且還會自動走回屬於自己那一格的牛舍位置!
就真是出乎我意料之外!我之前還想如何把牛牛趕回同一格的說!
原來牛牛比想象中聰明的!
最後把牛牛的頸鍊的扣扣起,就可以開始下午的搾牛奶工事了。

但在牛舍後面的一片雪地,裝有牧草喂飼器,
所以即使在冬天,牛牛也可到那不大的一片雪地放牧。
這雖然比不上夏天的大草地,
但牛牛能到戶外走走也會很高興,心情好自然牛奶產量也會提高。
牧草喂飼器是一個能放進一卷牧草的鐵架。
不過只有足夠位置大讓約8隻牛牛圍著,
所以每天只能讓8隻牛牛放牧,不然強壯的牛會霸著喂飼器,較小的牛就沒草吃了。
牛牛會在早上搾奶後放出雪地,一人先把鎖著牛牛的頸鍊的扣鬆開,
另一人就把牛牛趕往牛舍後部的出口。
如果牛牛站著不願動,用木捧輕敲牛牛大腿的位置就可以了。
牛牛會放牧至下午4時左右,
把牛舍的門打張,牛牛就自動會走回牛舍,而且還會自動走回屬於自己那一格的牛舍位置!
就真是出乎我意料之外!我之前還想如何把牛牛趕回同一格的說!
原來牛牛比想象中聰明的!
最後把牛牛的頸鍊的扣扣起,就可以開始下午的搾牛奶工事了。
Friday, January 13
北海道養牛日記 4.5日目 -- 走進日本主婦郵購會
今天的午餐是芝士火鍋,
香濃的北道產產芝士只要配以簡單的食材如香腸、薯仔等已非常好吃。
這是今天芝士火鍋的牌子,
我覺得絕對比得上餐廳水准,要吃芝士火鍋要記著這個牌子喔!

午餐後藤谷太太帶我到她的鄰居郵購會,這每星期的郵購會會在鄰居家舉行,
除了給大家談談天外,在那邊還會派每家一份的郵購雜誌,
午餐後藤谷太太帶我到她的鄰居郵購會,這每星期的郵購會會在鄰居家舉行,
除了給大家談談天外,在那邊還會派每家一份的郵購雜誌,
然後大家在當週某日前,要把定購資料Fax 回鄰居家,
鄰居會把訂購一次過集合再發至郵購公司。

這廂就是今次拿回家的郵購品,
這廂就是今次拿回家的郵購品,
一直聽說日本郵購很流行,但流行到一般食品也郵購,倒是第一次知道。
藤谷太太說因為郵購很方便,而且又一定會註明食品產地,吃得放心。
Subscribe to:
Posts (Atom)